欢迎来到广西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、教师工作部!

关于印发《广西医科大学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》的通知

来源:广西医科大学     发布时间:2022-10-17    作者:毛星宁    


广西医科大学文件

桂医大教〔202247

关于印发《广西医科大学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》的通知

各单位:

现将《广西医科大学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》印发给你们,请认真组织实施。

广西医科大学

20221015


广西医科大学劳动教育工作实施方案
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,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,培养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形成良好劳动习惯,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、自治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》(桂发〔202016号)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通知》(桂教基教〔2022〕68号)等文件精神,结合学校实际情况,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
一、总体要求

(一)指导思想
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坚持立德树人,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把劳动教育纳入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人才培养全过程,贯穿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各方面,与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相融合,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,积极探索具有学校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,创新体制机制,注重教育实效,实现知行合一,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
(二)总体目标

通过劳动教育,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,树立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美丽的观念;促进学生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,体认劳动不分贵贱,热爱劳动,尊重普通劳动者,培养勤俭、奋斗、创新、奉献的劳动精神;提高学生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,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。

二、工作任务

(一)设置劳动教育课程

将劳动教育纳入本专科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,形成具有综合性、实践性、开放性、针对性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。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32学时其中本科生理论6学时,实践课261学分授课时间安排在1~6学期,学期5~6学时;劳动教育课程学时在学年内或寒暑假安排,以集体劳动和个人劳动相结合形式完成高职生理论课8学时,实践课24学时;授课时间安排在1~4学期每学期8学时;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展劳动教育,其中劳动精神、劳模精神、工匠精神专题教育不少于16学时。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,其他课程结合学科、专业特点,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。每年设立劳动周或劳动月,可在学年内或寒暑假自主安排,以集体劳动为主。(牵头单位:教务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协助单位: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学工处、团委、各二级学院

(二)明确劳动教育内容要求

编写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实施方案及教学大纲,成立相应教研室,明确实施机构和人员,制定教学目标、活动设计、工具使用、考核评价、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。据教育目标,针对学生特点,以日常生活劳动、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;结合产业新业态、劳动新形态,注重选择新型服务性劳动的内容。注重围绕创新创业,结合学科和专业积极开展实习实训、专业服务、社会实践、勤工助学等,重视新知识、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方法应用,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,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,积累职业经验,提升就业创业能力,树立正确择业观,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;注重培育公共服务意识,使学生具有面对重大疫情、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;将杜绝餐饮浪费、发扬勤俭节约精神纳入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内容。(牵头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助单位:学工处、团委、人事处各二级学院

(三)扩充劳动教育资源

根据劳动教育课程教学大纲要求,充分挖掘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中的劳动教育资源,打造劳动教育特色品牌;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服务社会功能,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,大力拓展实践场所,满足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。确认一批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机构,作为学生参加生产劳动、服务性劳动的实践场所;逐步建好配齐劳动实践教室、实训基地。(牵头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助单位:学工处就处、团委、教务处、高等职业技术学院、各二级学院)

(四)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

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,制定评价标准,建立激励机制,开展星级志愿者认证,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、劳动竞赛等活动,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,加强实际劳动技能和价值体认情况的考核。建立公示、审核制度,确保记录真实可靠。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,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。(牵头单位学工处;协助单位:团委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各二级学院)

(五)开展劳动教育研究与督导

围绕劳动教育的目标、内容和任务,加强劳动教育研究,将劳动教育纳入德育体系进行研究,提高劳动教育的水平;将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情况纳入教学督导范围。深入研究劳动教育所具有的树德、增智、强体、育美综合价值,及其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良好品格形成的影响。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、课程体系建构、课程资源开发、学科渗透融合、教学方法改进、评价机制完善等方面设立专项课题,开展深入研究,及时总结经验,推广优秀成果,不断提高劳动教育的规范化、科学化水平。通过开展劳动教育优秀课例评选劳动教育优秀成果展示等活动,示范带动劳动研究发展(牵头单位教评中心;协助单位: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学工处团委、教务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、各二级学院)

(六)多举措加强人才队伍建设

根据学校劳动教育需要,为学校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,积极探索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。设立劳模工作室、技能大师工作室、荣誉教师岗位等,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。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,开展全员培训,强化每位教师的劳动意识、劳动观念,提升实施劳动教育的自觉性,对承担劳动教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,提高劳动教育专业化水平。建立健全劳动教育教师工作考核体系,分类完善评价标准。(牵头单位人事处;协助单位:教评中心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学工处团委、各二级学院、教务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

(七)健全经费投入机制

多种形式筹措资金,加快建设校内劳动教育场所和校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,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施标准化建设,建立学校劳动教育器材、耗材补充机制。在年度公用经费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用于组织开展校内外劳动教育。采取多种方式,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。(牵头单位财务处;协助单位:教务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学工处团委、各二级学院)

(八)多方面强化安全保障

坚持安全第一,将安全教育融入劳动教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过程,强化学生劳动风险意识。根据学生特点、性别差异和体能状况,选择合适的劳动教育项目,合理安排劳动实践和强度。科学评估劳动实践活动的安全风险,认真排查、清除学生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特别是辐射、疾病传染等,在场所设施选择、材料选用、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、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、科学的操作规范,强化对劳动过程每个岗位的管理,明确各方责任,防患于未然。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,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。(牵头单位保卫处;协助单位: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学工处、校团委、各二级学院)

三、组织保障

(一)加强组织领导

各部门要高度重视,加强组织协调、配合联动,在落实劳动教育场所、扩充劳动教育资源、解决劳动教育经费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、保障劳动教育安排等方面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,确保安防落地见效;把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一项重要举措,认真做好组织发动工作,确保全体学生都参加。

(二)强化督导检查

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督导体系,完善督导办法;开展劳动教育质量监测,强化反馈和指导;持之以恒开展好义务劳动,形成义务劳动常态化。

(三)加强宣传引导

及时对劳动教育活动情况进行宣传、总结,注意总结典型经验并加以宣传推广,打造更多劳动教育品牌注重挖掘在抗疫救灾、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人物和事迹。发挥榜样引领示范作用,巩固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效果、营造良好氛围。

广西医科大学校长办公室 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20221017日印发

校对:刘登宇   录入:毛星宁